您的位置:首页> 合肥市某小学“工匠精神体验”主题一日研学

合肥市某小学“工匠精神体验”主题一日研学

日期:2022/9/5 15:35:10

项目背景:
         2021年,合肥市某小学希望组织一次以《体验“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希望用一些劳动项目的体验,让学生明白除了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外,想成长为能够为祖国,为人民卓有贡献的人,还需要具备吃苦耐劳、坚强毅力的工匠态度,需要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需要明白中华振兴之路,需要更多具有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职业态度的大国工匠,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目的地选择:
         劳动实践这几年以来一直都是德育教育的热点课程,但是课程质量良莠不齐,课程内容五花八门,想做出效果,做出成绩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项目的课程设计,我们参照了2020年7月教育部下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标准和要求。按照设施要求设计了理论课加实践动手环节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方案。在经过和校方沟通后,我们选择了以木艺劳动为主题的蓝山湾作为我们此次《工匠精神体验》主题研学旅行的目的地。
         木艺,作为互动性好,趣味性强且相对简单的劳动实践课程,非常适合初次接触劳动实践课程的小学生作为初始劳动实践课程。而且,木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全神贯注,任何一个零部件的打磨如果达不到标准,最终成品都会差之千里。也比较契合《工匠精神体验》主题。
         占地2000余亩的蓝山湾木艺小镇,是一个以木艺为主题的科普类研学实践基地,拥有较为完善的木艺劳动实践场地、工具和配套课程。

课程设计:
         劳动实践课程的设计重点在于如何把握劳动实践课程与劳动体验课程的区别,避免把劳动实践课程碎片化和娱乐化。劳动实践课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延伸有其特殊的使命和意义。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避免将劳动实践课程作成了劳动职业教育课程。但是也需要按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的标准,将理论课上扎实,将评价标准做严格,将课后分享和感悟落到实处,才能避免劳动实践课程形式化、碎片化的问题出现。



项目实施:



阳春四月,暖风拂面,为了拓展同学们的视野,4月27日,合肥园上园小学组织同学开展“游生态小镇   寻文化足迹”蓝山湾研学一日游。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




当天上午8点,同学们在老师和研学导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目的地——蓝山湾木艺小镇,开展为期一天的生态研学活动。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在车上,通过歌唱红歌的方式,庆祝建党100 周年。同时研学导师进行安全课程讲解,让同学们做到责任担当、学会学习。



来到蓝山湾,专业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木匠——鲁班,同学们油然起敬;老师还列举了木艺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同学们一下子爱上了木艺。



随后大家动手制作了木蜻蜓。



研学导师带领同学一起亲手制作风筝,并进行放风筝比赛。



带领同学们一起绘画竹编画、绘画出以保护环境主题的绘画作品,通过带领同学们绘画,让孩子们从小有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通过这次蓝山湾研学,同学们在研学游中愉悦了身心,丰富了所学,同时开阔了眼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教育不在课堂,是在路上。对同学们而言,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551-62696270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4872号合肥金融港B2栋1802-1803室

分享: